找到相关内容449篇,用时5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莫拉克风灾引发反省 追悼会灵鹫山信众献花致意

    学生,尽快回归到学校正常学习的生活;由于水灾三七期间正逢灵鹫山水陆法会,心道法师特别为罹难者设立公益牌位灵息灾,同时劝募两万斤白米及回收衣物等,前往赈灾。灵鹫山长期呼吁“守护心灵”、“慈善救援”,提出“宁静疗愈地球”,让社会“反省”天灾人祸背后的地球永续经营的道德价值。   为了追思这些因风灾而往生的罹难者,在莫拉克风灾满月之前,于高雄巨蛋体育馆举行“八八水灾全台湾追悼大会”,政府首长以及各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新闻|台湾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09/12364090346.html
  • 忍其实是世界上的一股大力量

      问:佛法教导忍,但如果我们处处忍让,岂不是更成为他人欺侮的对像?   答:忍是佛法中很重要的一环。要达到面对遇上任何人、任何困境都能忍心处待,的确不是一朝一夕能达致的境界。忍必须与...苦而已。把自己代入对方的角度去想一想,自然容易生起悲心,从而生起忍心。我们也可视对方为中毒发疯的亲母;如果你母亲中毒发狂,威胁着要杀你打你,你肯定不会嗔心先把她毒打一顿吧?你的心自然会悲心对待,...

    祈竹仁波切

    |忍|忍辱|嗔恨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0/16183592770.html
  • 佛教心理學的實踐面

    住其心。(T30,428a)  此中先分辨不同人的根性,有貪增上行、瞋增上行、癡增上行、慢增上行、尋思增上行等五種人,要分別不同的觀察方式來住於心:  1對唯有貪行的人,要不淨觀,來住於心。  2對唯有瞋行的人,要慈愍觀,來住其心。  3對唯有癡行的人,要緣性緣起觀,來住其心。  4對唯有慢行的人,要界差別觀,來住其心。  5對唯有尋思行的人,要阿那波那念(入出息念),來...

    林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30340253.html
  • 佛教孝为本论

    盖世之所谓孝者,有迹可循者也;释氏之所谓孝者,略于迹而专致力于本也。有迹可循者,显而易见;专致力于本者,晦而难明。何以言之?儒者服劳奉养其亲,孝也;立身行道,扬名于后世显其亲,大孝也。推极而论,...  孝之为道,其大无外;经天纬地,范圣型贤。先王修之成至德,如来乘之证觉道。故儒之《孝经》云:“夫孝,天之经也,地之义也,民之行也。”佛之《戒经》云:“孝顺父母、师、僧三宝,孝顺至道之法。”孝...

    印光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04244058.html
  • 五台山清凉寺碑

    涤除烦恼,足以开鉴聋盲。二沙门清白、怀忠,置陈于禅林之院,树法幢供之,声梵乐之。惟时孟秋月望,庆云出山,西北圆光,五百余丈,有万菩萨同见其间,前后感应,不可遽数,意者其福我圣君乎!  天宝七载,...screen.width-333)this.width=screen.width-333"> 五台山清凉寺碑   上尊王之分护大千也,甘露洒之,慈云覆之,香风熏之,惠日暖之。忽恍乎无相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91653102.html
  • 当代中国佛教学僧

    研究生,因为我要为居士林塑造四尊大佛像,供在古晋佛教居士林之佛教新村内,弥陀院内之大殿士,而我又不遵照中国民间传统佛像造形的制作,所以有一定要求,艺术性要强,雕刻纹路要明显,立体化,尤其是睑部及头部...

    蔡明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34864191.html
  • 中韩佛教界的一次对话

    中国佛教禅宗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。马祖,俗姓马,法名道一,他率弟子别立禅居,创立“丛林”僧众。此后,禅僧集居丛林,习禅同时出坡劳动,垦荒种地,参禅打坐,集体修学,由此开中国佛教农禅之先河。  马祖禅师一生广收门徒,据说他“人室弟子一百三十九人,各为一方宗主,转化无穷。”在众徒弟中,尤百丈怀海最为突出。百丈怀海在马祖道一建立禅门丛林的基础上,不立佛殿,惟树法堂,特别倡导僧众普请、均力出坡的...

    岳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52765285.html
  • 重印武进天宁寺志序

    法侄默如诸比丘,既为茶毗,建窣堵汝舍利,复落成大雄宝殿,竟遗志,是可谓孝思不匮者矣。近邦道主编中华大典佛学部门著作,赍示天宁寺志孤本。览读一迅,藉悉寺史与上人生平。而廿年前从受五戒,于上人高...建寺。曰广福、曰齐云、日崇宁、曰天宁、日报恩广孝、日光孝,名屡易;元至元间,复名天宁,沿明清迄今,末之改焉。绀宇巍峨,宗风峻整。高僧崛起,代有传人,如:一源、瀹潭、沤居、香雪、天玉、法钟、宙亭、大晓、...

    周邦道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90471321.html
  • 你知道小虱子有苦受吗?

    灵性的生命,也有着苦乐的感受,我们做为万物之灵的人类,怎么忍心去残害它们呢?《四分律》云:“有老病比丘拾虱弃地,佛言不尔,应器盛绵,拾著中,若虱走出,应作竹筒盛之,随其寒暑,加以腻物而将养之。”《正锋》云:“虱之啮人,固不可忍,当于春暖之时,送之草树间,令彼谋活。然冬月寒冻,送之草间即死,故佛置竹筒之。”佛及佛弟子不忍心随意丢弃虱子,唯恐它们冻饿而死,而用竹筒加油腻物将养之。 杀害虱子也同样有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63675284.html
  • 佛教“孝为本”论——印光大师

    逆徒无异。 不知世法重孝,出世间法,亦无不重孝。盖世之所谓孝者,有迹可循者也。 释氏之所谓孝者,略于迹、而专致力于本也。有迹可循者,显而易见。专致力于本者,晦而难明。 何以言之? 儒者,服劳奉养,其... 佛教“孝为本”论——印光大师 孝之为道,其大无外。经天纬地,范圣型贤。 先王修之,成至德,如来乘之,证觉道。 故儒之《孝经》云:夫孝,天之经也,地之义也,民之行也。 佛之《戒经》云: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83076431.html